什么是NFT?
NFT英文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翻译成中文就是:非同质化代币。
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一张图片、一首歌、一段视频,甚至一个头像都可以与一串代码“擦出火花”,制作成NFT。
在区块链上,数字加密货币分为原生币和代币两大类。原生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拥有自己的主链,使用链上的交易来维护账本数据;代币则是依附于现有的区块链,使用智能合约来进行账本的记录,如依附于以太坊上而发布的token。代币之中又可分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两种。
同质化代币,即FT(Fungible Token),互相可以替代、可接近无限拆分的token。比如在以太坊上根据某个叫做ERC-20的协议,任何人都可以发行某个通证(token),然后,ERC-20规定了这种通证可以在以太坊上自由交换和流通,我们管ERC-20叫同质化通证,这种协议下法相的A币和B币可以互换。
而非同质化代币,即NFT,则是唯一的、不可拆分的token,也就相当于带有编号的人民币,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两张编号一样的人民币,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NFT。
在以太坊上,又有人搞出了两个协议ERC-721和ERC-1155,这两个代币的协议和之前ERC-20的协议区别在于,这两种协议产生的每个通证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通证就被称为非同质通证,即NFT,每个NFT有自己的类别、创建时间、特殊信息等等……每一个NFT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分拆的,多个同类型的ERC-721通证或者ERC-1155通证在账户里的时候不会被简单地当作“10个xx通证”,而是会分别存为“xx通证A”,“xx通证B”……
NFT由于其非同质化、不可拆分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和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商品绑定。换言之,其实就是发行在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这个资产可以是游戏道具、数字艺术品、门票等,并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NFT是怎么诞生的?
NFT的诞生基于2017年以太坊中一个叫做CryptoPunks的像素头像项目,这些像素头像总量上限为1万,任何两个人物都不能相同,拥有以太坊钱包的人都可以免费领取,领完可以放到二级市场交易。
全世界第一則推特(Twitter)推文,以250萬美元(約新台幣7,000萬元)天價賣出,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則難以理解與想像的新聞。
NFT有什么优势?
今天,要通过数字内容获利,内容创建者需要将其上传到Instagram,YouTube,TikTok,Spotify或者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然后,这些平台通过广告或订阅将内容货币化,向内容创建者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润。
如果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最终能够吸引来广告和订阅,但是最终创作者获得的不是全部利润,其中平台一定会抽取比例不低的利润——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其他艺术和创作领域。相比之下,数字创作者如果直接通过NFT出售获利,无需中介即可出售独特的数字内容。
未来如果NFT普及,创作者们不必让平台抽成,自己的作品在区块链上赚到多少钱,装进腰包的就是多少钱。
NFT有哪些应用方向?
1、艺术创作
2、知识产权
3、身份证明。NFT独一无二,因此也可以用来验证身份和出生证明,驾照,学历证书等方面。
5、票务门票
6、游戏卡牌
还有什么可以变成NFT?DeFi的流动性挖矿。例如,DeFi协议的Yearn Finance开发了一款保险产品Y.Insure,适用于任何虚拟货币资产。Y.Insure利用NFT机制(ERC-721)来表示保险单的独特属性。基本上,普通的ERC-20代币在定义保险单的独特特性时 "毫无意义"。
尤其是NFT可以成为元宇宙中数字化资产凭证的一种表现形式,元宇宙概念热炒让市场看到了NFT的商业机会。NFT将成为实现虚拟物品数字资产化和流通交易的重要工具。
NFT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让更多投机者找到新的金融炒作工具,在NFT交易平台Opnesea上,看似普通的马赛克头像、图片、收藏品频频售出“天价”,但是人人可以上传铸造NFT,但并不代表每个NFT都有价值。所以面对NFT热潮,大家还应该保持自己冷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