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或多或少参与过DeFi的项目,那一定会听到“无常损失”这个词。与将数字资产存入流动池时的那一刻相比,数字货币发生的价差将导致资金损失,这一现象称作“无常损失”。对应价差越大,也将导致您的损失越大。
介绍
那么,在为这些平台提供流动性前,您需要知道哪些常识?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无常损失。
什么是无常损失?
当您向流动资金池提供流动性时,会发生无常损失,也就是当您存入资产前与存入资产时数字资产价格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越大,您遭受无常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损失就是您取款资金时的价值低于您存入资金的价值。
包含资产的价格保持在相对较小范围内的池将较少遭受永久性损失。例如,稳定币或锚定代币组成的流动性池,滑点一般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流动性提供者遭遇无常损失的风险较小。
如果成为流动性提供者将面临潜在损失,那为什么用户还愿意提供流动性呢?无常损失仍然可以通过交易费抵消。以Uniswap为例,即便有无常损失的存在,由于交易费用的关系,用户依然也可获利。
Uniswap对每笔交易收取0.3%的费用,并直接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如果给定资金池中发生大额交易,即使该资金池承受了巨大的无常损失,提供流动性依然有利可图。但是请注意,这取决于协议、特定池、存入的资产以及市场动态。
为什么会产生无常损失?
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说明流动性提供者的无常损失是如何产生的。
用户A在流动资金池中存入了1 ETH和100 DAI。在对应自动做市商(AMM)机制中,要求存入数字货币的资金对必须具有同等价值。这意味着在存款时,1 ETH价格=100 DAI。那么此时,A存款时资产价值为200美元。
此外,资金池中总共有10 ETH及1,000 DAI,由其他流动性提供者像 A 一样出资。因此,A 在资金池中占有10%的份额,总流动资金为10,000美元。
假设ETH的价格上涨到400 DAI。在这种情况下,套利交易者会将DAI添加到池中并从池中移除ETH,直到比率反映市场价格。请注意,自动做市商机制是不存在订单簿的,决定池中资产价格的是池中资产之间的比率。尽管池中的流动性保持不变(即10,000),但池中资产数字资产的比率却发生了变化。
如果当前 1 ETH=400 DAI,那么池中ETH数量和DAI的比率已更改。由于套利交易者的操作,现在流动池内有5 ETH和2,000 DAI。
如果A决定提现资金,如我们先前所知,她有权获得10%的份额。因此她可以提取0.5 ETH和200 DAI,总计400 美元。自从她存放了价值200美元的代币以来,她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对吗?但是如果她不做流动性提供者而是只是持有1 ETH和100 DAI,会发生什么?她可以获得500美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持币比存入资产注入流动性而会获益更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常损失。
虽然在上述案例下Alice的损失并不多,且她的初始存款金额相对较小。但是请记住,无常损失可能会导致重大损失(甚至包括大部分初始存款)。
虽然如此,我们上述的案例忽略了Alice提供流动性可获得的交易费用。在很多情况下,用户赚取手续费可能会抵消损失,并使提供流动性仍然可获利。即便如此,在为DeFi协议提供流动性之前,请务必了解无常损失这一概念,这至关重要。
无常损失估算
通过该图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和持币相比,价格的变化带来的损失:
- 1.25x 价差 = 0.6% 损失
- 1.50x 价差 = 2.0% 损失
- 1.75x 价差 = 3.8% 损失
- 2x 价差= 5.7% 损失
- 3x 价差 = 13.4% 损失
- 4x 价差= 20.0% 损失
- 5x 价差 = 25.5% 损失
利用自动做市商机制提供流动性的风险
事实上“无常损失”并不是一个非常贴切的名称。只有当您从流动资金池中提取资产后,损失才会变为现实,并且成为您真真切切的损失。而且您赚取的费用或许可以抵消损失,但它还是一个有点误导的名称。
当您将资金存入自动做市商流动池需格外小心。如前所说某些流动性池比其它池更容易遭受无常损失。用一个简单的规则来判断,池中的资产越不稳定,您就越有可能面临无常损失。您存入资金也建议您分批存入少量资金开始。这样您可在投入更多资金之前,粗略地估算您预期的回报。
最后一点是寻找更多经过验证的自动做市商机制。去中心化项目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对现有的自动做市商机制进行分叉,并添加一些细小的改动,这可能会让您面临错误,甚至可能会让您的资金无法取回。如果一个流动性池承诺的回报率异常高,请您务必权衡对应的风险。